泵友圈动设备群技术交流第11期
泵友圈动设备群技术交流第11期
为方便机泵、压缩机等动设备管理和采购人员交流,解决设备实际运行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泵友圈特开放动设备交流群,群内交流活跃,为了省去小伙伴爬楼辛苦,小编会分期陆续整理了群内讨论的一些问答集锦,每次约十个问答,供行业人士参详和讨论。友情提示,问题答案仅供大家研究参考,如果您有自己观点,可在文底留言。
目前微信群专业人士近500人,还有6个入群名额,欢迎各路大神,加入组织:
进群方式:添加群主微信(stephen528),并备注:公司+姓名+职务,我们审核通过后邀请进群。
本群成员均来自最终用户和设计院等相关人士,因此仅面向上述人员开放,设备供应商和贸易商请勿申请。
如图,这种轴承端盖密封有没有比较耐用的轴封?使用一段时间后老是出现漏油现象,这是怎么回事?
答1:对于常见的轴承端盖密封问题,可以考虑更换为更耐用的密封件,如高质量的骨架油封或轴保器。这些密封件通常具有更好的耐久性和密封效果,适用于大多数工况。
答2:如果当前使用的是迷宫式密封(无骨架设计),则可能需要对回油槽进行优化。扩大回油槽可以帮助更好地收集和引导回流的润滑油,减少泄漏的可能性。同时,确保回油路径畅通,避免油液积聚在密封区域。
答3:确认轴上是否配备了与密封件配合使用的套筒。该套筒起到保护轴和辅助密封的作用,缺失或损坏会导致密封效果下降,进而引发漏油问题。定期检查并维护这些配套组件是保证密封性能的重要措施。
答4:较大的回油槽用于油雾润滑系统,确保润滑油能够顺利返回油箱而不外泄。油雾润滑系统的正常运行对于轴承寿命至关重要,但其运行信号未远传至DCS(分布式控制系统),因此依赖于现场巡检人员的及时发现和处理。一旦油雾中断,虽然短期内(3-4小时)不会立即烧毁轴承,但如果未能及时修复,将导致严重后果。
答5:为了有效管理和维护油雾润滑系统,检修和巡检人员需要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平和快速响应能力。他们应当熟悉设备的运行状态,能够迅速识别潜在问题,并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防止故障进一步恶化。
由于凉水塔外壳阻挡,无法使用激光对中仪,并且现场没有专门用于找两个基座水平的设备。请问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确保减速机与电机的水平对中?
答1:在缺乏专业设备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普通的水平仪来检查和调整减速机与电机的水平度。
优先选择加工精度较高的表面作为测量基准,例如电机和减速机的安装法兰面或底座平面。
为了提高测量准确性,在每个设备的基座上选取多个测量点,通常至少四个点(分布在四角),以确保整体水平。
答2:如果附近有其他已知水平的结构(如风机底座、平台等),可以将这些结构作为参考基准,通过水平仪比对减速机和电机的相对位置,确保它们在同一水平线上。
答3:根据水平仪的指示,逐步调整减速机和电机的位置,直至所有测量点均显示水平。每次调整后都要重新测量,确保调整效果。
答4:为保证精度,可以在不同方向上进行交叉验证,即不仅在同一轴心线上检查水平,还需沿垂直于轴心线的方向检查,确保全面对中。
答5:如果设备本身较长且加工精度较低(如某些类型的风机减速机),其自身的挠度可能会导致难以达到非常精确的对中。这种情况下,应尽量减小误差范围,并关注实际运行中的振动情况,必要时进行微调。
我有一台罗茨风机,其入口曾经进过水并生锈,导致盘车困难。后来使用柴油浸泡处理后能够转动。现在风机的出入口应该有波纹管,但出口处噪音大,听起来有些憋压的感觉。风机配有消音器和隔音房,请帮忙分析一下,这种情况是否与出口处的三通有关?
答1:为了确保风机的安全运行,建议首先进行全面的振动检测。振动值是评估设备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根据行业标准:
振动值小于11.2 mm/s为可接受范围;
振动值在4-6 mm/s之间为优良状态。
’
油温监测:同时监控润滑油或润滑脂的温度。
确保:
润滑油温度不超过65℃;
润滑脂温度不超过95℃。
如果振动和油温均在正常范围内,说明目前风机的基本工作状态尚可。然而,考虑到风机曾经历过入口进水和生锈的问题,建议进一步深入排查潜在故障点。
答2:从描述来看,风机出口处的三通不太可能是主要问题所在。三通设计通常是为了分流或汇流气体,只要安装正确且无堵塞现象,一般不会显著影响压力和噪音水平。
振动大原因包括:
1)转子动平衡不良:
转子的不平衡会导致旋转过程中产生额外的离心力,进而引发显著的机械振动。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制造缺陷、装配不当或长期使用后零件磨损不均造成的。
2)轴承磨损:
轴承是支撑转子的关键部件,其磨损会直接导致转子轴线偏移和振动加剧。定期检查轴承状态并及时更换老化或损坏的轴承对于维持设备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3)转子间隙过大:
随着时间推移,各转子之间的间隙可能会因为磨损而变大,这不仅影响气体输送效率,还会增加内部泄漏和不必要的摩擦,从而引起振动。确保转子间隙在制造商推荐范围内是减少振动的有效措施之一。
4)皮带轮不匹配:
两个皮带轮尺寸或形状不一致是一个常常被忽视的问题。不匹配的皮带轮会导致传动比失准,进而造成皮带打滑、张力分布不均等问题,最终反映为振动增大。为此,强烈建议在更换皮带轮时选用原装且同尺寸的锥套皮带轮,以保证最佳的传动性能和稳定性。
油温过高的常见原因包括:
1)排气压力过高:
如果风机的排气压力异常升高,通常是因为出口管路存在堵塞现象。这会导致风机在高压下工作,增加了压缩过程中的能量损失,进而使润滑油温度上升。应定期检查并清理出口管路,确保气流顺畅。
2)过滤器滤芯堵塞:
当过滤器滤芯过于脏污时,会显著增加进气阻力,迫使风机在更高负荷下运行,导致热量积聚和油温升高。建议根据制造商推荐的时间间隔更换或清洗滤芯,以维持良好的进气条件。
3)皮带张力不足:
皮带过松会导致丢转打滑现象,降低传动效率,并可能引起电机和风机之间的功率传递不均匀,从而产生额外的摩擦热,使油温上升。定期检查并调整皮带张力至适当水平是必要的维护措施。
4)润滑油脂问题:
使用过稠或脏污的润滑油脂会影响其流动性和冷却性能,无法有效带走运转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导致油温过高。选择合适的润滑油脂,并保持其清洁度对于维持正常油温和设备寿命至关重要。
5)转子间隙过大:
转子间的磨损使得间隙变大,不仅降低了气体输送效率,还增加了内部泄漏和不必要的摩擦,这些都会导致额外的能量损失和热量生成,从而使油温升高。定期检查转子间隙并在必要时进行修复或更换是关键。
请教一下,有一台离心泵用于给水罐打循环,目前水温为97.5℃(属于正常运行温度),入口罐压力为15.7 kPa。现在泵出现气蚀现象,流量最高只能达到36吨/小时,远低于正常需求量80吨/小时。清理入口过滤器后,流量能短时间达到60吨/小时左右,但两小时后又因气蚀而下降。拆检入口过滤器发现基本没有堵塞物。请问这是什么原因?有没有什么解决办法?
答:根据描述,气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泵的净正吸入压头(NPSHa)不足,即泵的汽蚀余量(NPSHr)大于实际提供的NPSHa。
这可能是由于以下因素导致:
1)入口罐压力低
当前入口罐压力仅为15.7 kPa,对于高温水(97.5℃)来说,这个压力可能不足以提供足够的汽蚀余量。
2)温度影响:
高温水的饱和蒸汽压较高,进一步降低了有效的NPSHa。
3)管道阻力:
尽管过滤器没有明显堵塞,但其他管道部件(如弯头、阀门等)可能会增加阻力,降低有效NPSHa。
且虽然过滤器本身没有显著堵塞,但过细的滤网可能会增加局部阻力,特别是在高流量情况下,从而加剧气蚀现象。此外,过滤器目数和面积的选择不当也会对泵的性能产生负面影响。
建议通过一下方法来改善:
1)通过提高入口罐的压力,可以有效增加NPSHa,减少气蚀风险。可以通过加压设备(如增压泵)或调整系统设置来实现。
2)如果条件允许,提高入口罐的液位也可以增加静压头,从而提高NPSHa。
3)考虑使用较低目数的滤网(如20目),以减少局部阻力。在确保水质的前提下,适当放宽过滤要求有助于改善泵的吸入条件。
4)检查并优化从入口罐到泵之间的管道布局,尽量减少弯头数量和直径变化,以降低流动阻力。
5)确保管道直径与流量相匹配,避免因管径过小造成的高流速和高阻力。
6)适当关小出口阀门开度(如保持在20%左右),可以在短期内缓解气蚀现象,但这仅是临时措施,长期来看仍需解决根本问题。
群友反馈:今天看到群内交流提到上面问答中的过滤器滤芯的问题,尝试调整后情况有所缓解,正在继续观察运行状况。
工况情况如下:
有一台离心泵,入口温度为103℃,采用泵壳前后同时循环水降温,但出口温度没有显著变化。起初频繁更换轴承(两盘6308滚珠破损),后来与厂家沟通后更换了轴承箱,7308驱动端(靠背轮),nu308在靠近机封那一侧,虽然使用时间有所延长,但气蚀问题仍未解决,甚至导致泵壳被气蚀漏液。现在已订购新泵头,并将叶轮、泵轴和机封轴套更换为304不锈钢材质,待安装试用。
如图所示,联轴器护罩中的波纹管拉杆应如何正确安装?
答:建议可以按照如下操作:
根据设备的热膨胀量和实际情况,逐步松开拉杆螺栓,每次松动3-5毫米,观察运行状况。
在靠近膨胀节的位置设置万向滑动支撑或弹簧支吊架,防止护罩下垂并减少法兰应力。
根据工作环境选择适合的护罩材质,必要时使用膨胀节吸收相对位移。
安装后持续监测设备运行状态,适时调整松紧度和支撑位置,确保长期稳定运行。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