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友圈动设备群技术交流第11期
泵友圈动设备群技术交流第11期
为方便机泵、压缩机等动设备管理和采购人员交流,解决设备实际运行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泵友圈特开放动设备交流群,群内交流活跃,为了省去小伙伴爬楼辛苦,小编会分期陆续整理了群内讨论的一些问答集锦,每次约十个问答,供行业人士参详和讨论。友情提示,问题答案仅供大家研究参考,如果您有自己观点,可在文底留言。
目前微信群专业人士近500人,还有6个入群名额,欢迎各路大神,加入组织:
进群方式:添加群主微信(stephen528),并备注:公司+姓名+职务,我们审核通过后邀请进群。
本群成员均来自最终用户和设计院等相关人士,因此仅面向上述人员开放,设备供应商和贸易商请勿申请。
如图,这种轴承端盖密封有没有比较耐用的轴封?使用一段时间后老是出现漏油现象,这是怎么回事?
答1:对于常见的轴承端盖密封问题,可以考虑更换为更耐用的密封件,如高质量的骨架油封或轴保器。这些密封件通常具有更好的耐久性和密封效果,适用于大多数工况。
答2:如果当前使用的是迷宫式密封(无骨架设计),则可能需要对回油槽进行优化。扩大回油槽可以帮助更好地收集和引导回流的润滑油,减少泄漏的可能性。同时,确保回油路径畅通,避免油液积聚在密封区域。
答3:确认轴上是否配备了与密封件配合使用的套筒。该套筒起到保护轴和辅助密封的作用,缺失或损坏会导致密封效果下降,进而引发漏油问题。定期检查并维护这些配套组件是保证密封性能的重要措施。
答4:较大的回油槽用于油雾润滑系统,确保润滑油能够顺利返回油箱而不外泄。油雾润滑系统的正常运行对于轴承寿命至关重要,但其运行信号未远传至DCS(分布式控制系统),因此依赖于现场巡检人员的及时发现和处理。一旦油雾中断,虽然短期内(3-4小时)不会立即烧毁轴承,但如果未能及时修复,将导致严重后果。
答5:为了有效管理和维护油雾润滑系统,检修和巡检人员需要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平和快速响应能力。他们应当熟悉设备的运行状态,能够迅速识别潜在问题,并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防止故障进一步恶化。
由于凉水塔外壳阻挡,无法使用激光对中仪,并且现场没有专门用于找两个基座水平的设备。请问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确保减速机与电机的水平对中?
答1:在缺乏专业设备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普通的水平仪来检查和调整减速机与电机的水平度。
优先选择加工精度较高的表面作为测量基准,例如电机和减速机的安装法兰面或底座平面。
为了提高测量准确性,在每个设备的基座上选取多个测量点,通常至少四个点(分布在四角),以确保整体水平。
答2:如果附近有其他已知水平的结构(如风机底座、平台等),可以将这些结构作为参考基准,通过水平仪比对减速机和电机的相对位置,确保它们在同一水平线上。
答3:根据水平仪的指示,逐步调整减速机和电机的位置,直至所有测量点均显示水平。每次调整后都要重新测量,确保调整效果。
答4:为保证精度,可以在不同方向上进行交叉验证,即不仅在同一轴心线上检查水平,还需沿垂直于轴心线的方向检查,确保全面对中。
答5:如果设备本身较长且加工精度较低(如某些类型的风机减速机),其自身的挠度可能会导致难以达到非常精确的对中。这种情况下,应尽量减小误差范围,并关注实际运行中的振动情况,必要时进行微调。
我有一台罗茨风机,其入口曾经进过水并生锈,导致盘车困难。后来使用柴油浸泡处理后能够转动。现在风机的出入口应该有波纹管,但出口处噪音大,听起来有些憋压的感觉。风机配有消音器和隔音房,请帮忙分析一下,这种情况是否与出口处的三通有关?
答1:为了确保风机的安全运行,建议首先进行全面的振动检测。振动值是评估设备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根据行业标准:
振动值小于11.2 mm/s为可接受范围;
振动值在4-6 mm/s之间为优良状态。
’
油温监测:同时监控润滑油或润滑脂的温度。
确保:
润滑油温度不超过65℃;
润滑脂温度不超过95℃。
如果振动和油温均在正常范围内,说明目前风机的基本工作状态尚可。然而,考虑到风机曾经历过入口进水和生锈的问题,建议进一步深入排查潜在故障点。
答2:从描述来看,风机出口处的三通不太可能是主要问题所在。三通设计通常是为了分流或汇流气体,只要安装正确且无堵塞现象,一般不会显著影响压力和噪音水平。
振动大原因包括:
1)转子动平衡不良:
转子的不平衡会导致旋转过程中产生额外的离心力,进而引发显著的机械振动。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制造缺陷、装配不当或长期使用后零件磨损不均造成的。
2)轴承磨损:
轴承是支撑转子的关键部件,其磨损会直接导致转子轴线偏移和振动加剧。定期检查轴承状态并及时更换老化或损坏的轴承对于维持设备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3)转子间隙过大:
随着时间推移,各转子之间的间隙可能会因为磨损而变大,这不仅影响气体输送效率,还会增加内部泄漏和不必要的摩擦,从而引起振动。确保转子间隙在制造商推荐范围内是减少振动的有效措施之一。
4)皮带轮不匹配:
两个皮带轮尺寸或形状不一致是一个常常被忽视的问题。不匹配的皮带轮会导致传动比失准,进而造成皮带打滑、张力分布不均等问题,最终反映为振动增大。为此,强烈建议在更换皮带轮时选用原装且同尺寸的锥套皮带轮,以保证最佳的传动性能和稳定性。
油温过高的常见原因包括:
1)排气压力过高:
如果风机的排气压力异常升高,通常是因为出口管路存在堵塞现象。这会导致风机在高压下工作,增加了压缩过程中的能量损失,进而使润滑油温度上升。应定期检查并清理出口管路,确保气流顺畅。
2)过滤器滤芯堵塞:
当过滤器滤芯过于脏污时,会显著增加进气阻力,迫使风机在更高负荷下运行,导致热量积聚和油温升高。建议根据制造商推荐的时间间隔更换或清洗滤芯,以维持良好的进气条件。
3)皮带张力不足:
皮带过松会导致丢转打滑现象,降低传动效率,并可能引起电机和风机之间的功率传递不均匀,从而产生额外的摩擦热,使油温上升。定期检查并调整皮带张力至适当水平是必要的维护措施。
4)润滑油脂问题:
使用过稠或脏污的润滑油脂会影响其流动性和冷却性能,无法有效带走运转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导致油温过高。选择合适的润滑油脂,并保持其清洁度对于维持正常油温和设备寿命至关重要。
5)转子间隙过大:
转子间的磨损使得间隙变大,不仅降低了气体输送效率,还增加了内部泄漏和不必要的摩擦,这些都会导致额外的能量损失和热量生成,从而使油温升高。定期检查转子间隙并在必要时进行修复或更换是关键。
请教一下,有一台离心泵用于给水罐打循环,目前水温为97.5℃(属于正常运行温度),入口罐压力为15.7 kPa。现在泵出现气蚀现象,流量最高只能达到36吨/小时,远低于正常需求量80吨/小时。清理入口过滤器后,流量能短时间达到60吨/小时左右,但两小时后又因气蚀而下降。拆检入口过滤器发现基本没有堵塞物。请问这是什么原因?有没有什么解决办法?
答:根据描述,气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泵的净正吸入压头(NPSHa)不足,即泵的汽蚀余量(NPSHr)大于实际提供的NPSHa。
这可能是由于以下因素导致:
1)入口罐压力低
当前入口罐压力仅为15.7 kPa,对于高温水(97.5℃)来说,这个压力可能不足以提供足够的汽蚀余量。
2)温度影响:
高温水的饱和蒸汽压较高,进一步降低了有效的NPSHa。
3)管道阻力:
尽管过滤器没有明显堵塞,但其他管道部件(如弯头、阀门等)可能会增加阻力,降低有效NPSHa。
且虽然过滤器本身没有显著堵塞,但过细的滤网可能会增加局部阻力,特别是在高流量情况下,从而加剧气蚀现象。此外,过滤器目数和面积的选择不当也会对泵的性能产生负面影响。
建议通过一下方法来改善:
1)通过提高入口罐的压力,可以有效增加NPSHa,减少气蚀风险。可以通过加压设备(如增压泵)或调整系统设置来实现。
2)如果条件允许,提高入口罐的液位也可以增加静压头,从而提高NPSHa。
3)考虑使用较低目数的滤网(如20目),以减少局部阻力。在确保水质的前提下,适当放宽过滤要求有助于改善泵的吸入条件。
4)检查并优化从入口罐到泵之间的管道布局,尽量减少弯头数量和直径变化,以降低流动阻力。
5)确保管道直径与流量相匹配,避免因管径过小造成的高流速和高阻力。
6)适当关小出口阀门开度(如保持在20%左右),可以在短期内缓解气蚀现象,但这仅是临时措施,长期来看仍需解决根本问题。
群友反馈:今天看到群内交流提到上面问答中的过滤器滤芯的问题,尝试调整后情况有所缓解,正在继续观察运行状况。
工况情况如下:
有一台离心泵,入口温度为103℃,采用泵壳前后同时循环水降温,但出口温度没有显著变化。起初频繁更换轴承(两盘6308滚珠破损),后来与厂家沟通后更换了轴承箱,7308驱动端(靠背轮),nu308在靠近机封那一侧,虽然使用时间有所延长,但气蚀问题仍未解决,甚至导致泵壳被气蚀漏液。现在已订购新泵头,并将叶轮、泵轴和机封轴套更换为304不锈钢材质,待安装试用。
如图所示,联轴器护罩中的波纹管拉杆应如何正确安装?
答:建议可以按照如下操作:
根据设备的热膨胀量和实际情况,逐步松开拉杆螺栓,每次松动3-5毫米,观察运行状况。
在靠近膨胀节的位置设置万向滑动支撑或弹簧支吊架,防止护罩下垂并减少法兰应力。
根据工作环境选择适合的护罩材质,必要时使用膨胀节吸收相对位移。
安装后持续监测设备运行状态,适时调整松紧度和支撑位置,确保长期稳定运行。
请问旋喷泵有哪些缺点?其故障率高吗?
答:旋喷泵的设计决定了其不适合处理大流量的应用场景。如果需要较高的流量,旋喷泵可能无法满足需求。
旋喷泵的扬程提升能力有限,对于需要较高扬程的应用场合并不适用。
旋喷泵对输送介质的清洁度有较高要求,任何杂质或颗粒物都可能导致内部磨损或堵塞,进而影响泵的性能和寿命。因此,旋喷泵通常适用于较为干净的液体环境。
在热水工况下,旋喷泵的表现可能不如其他类型的泵。这主要是因为旋喷泵的必需汽蚀余量(NPSHr)较大,容易引发气蚀现象,特别是在高温条件下,水的饱和蒸汽压升高,进一步降低了有效的净正吸入压头(NPSHa),导致泵性能下降。
例如,在双氧水装置中,旋喷泵可能无法正常工作,因为某些化学介质可能会加速泵内材料的老化或腐蚀,增加故障风险。
根据行业经验,旋喷泵的故障率大致介于往复泵和离心泵之间。往复泵由于其复杂的机械结构,通常具有较高的维护需求;而离心泵则因其结构简单、运行平稳,故障率较低。旋喷泵虽然结构相对简单,但由于其对介质清洁度和工况条件的要求较高,故障率也相应增加。
实际使用反馈:
群内有用户反馈,旋喷泵在其设备上连续使用了三年未进行维修,表明在合适的工况和维护条件下,旋喷泵可以实现较长的无故障运行时间。
如图所示,增压机抖动导致出口管道共振,甚至使管道抱箍都崩裂了。请问在出口管这一段改成金属软接是否可行?有哪些可行性方案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答1:首先需要确认增压机本身的振动情况,测量其振动幅度(单位:μm)。如果增压机本身存在显著振动,需优先考虑修复或调整设备。
答2:检查管道安装过程中是否存在预应力或安装不当,导致管道与设备之间的应力传递不均。
答3:增压机的振动频率可能与管道的固有频率接近,形成共振效应。通过专业的振动分析工具,确定具体的共振点和频率。
答4:根据压力管道安装规范,直接将出口管段改为金属软接并不是最佳选择。金属软接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吸收振动,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并且可能会引入新的应力集中点。
答5:如果上述措施仍不能有效消除振动,可以在管道上加装液压阻尼器等减振装置,进一步吸收振动能量,降低共振风险。
答6:检查并优化现有配管布局,避免形成刚性连接或过度约束,减少振动传递路径。例如,在管道转弯处使用柔性连接件,确保管道有足够的自由度。
答7:在立管底部或其他关键位置加装支撑结构,分散振动能量,防止振动放大。特别是对于长直管道或垂直管道,适当的支撑可以显著改善振动情况。
答8:增压机出口设计通常会配备金属膨胀节(波纹管式),以吸收热膨胀和减少振动传递。建议在此位置加装合适的金属膨胀节,确保其规格符合工况要求。
可加装金属膨胀节(波纹管)、增加管道支撑、优化配管方式、加装减振装置。
在采取任何措施之前,应进行全面评估,制定详细的解决方案和应急预案。确保所有改动都在安全范围内,并经过充分测试验证。
建议专业工程师或厂家进行详细的管道振动分析,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加固或调整。这包括但不限于加装支撑、消除应力、更换连接件等。
请教一个问题,激光对中仪能用于滑动轴承的对中调整吗?
答:激光对中仪通过发射一束激光,经过一组光学元件后聚焦成一束光点,投射到被测物体上。当被测物体(如轴或联轴器)移动时,激光光点的位置会发生变化,激光对中仪能够根据光点位置的变化来精确计算出移动的距离和方向,从而确定被测物体的相对位置关系。
滑动轴承通常具有较大的径向间隙和较低的摩擦系数,允许轴在一定范围内自由移动。因此,在进行对中调整时,需要特别注意消除这些间隙,并确保轴线在工作状态下保持正确的对中。
对于滑动轴承,不仅需要关注静态对中,还需要考虑设备运行时的动态对中情况。因为滑动轴承在负载作用下可能会发生微小位移,这会影响最终的对中效果。
激光对中仪可以用于滑动轴承的对中调整。其高精度和实时反馈功能使其成为一种有效的工具,能够帮助操作人员准确地调整轴线位置,消除轴向和径向偏差,提高加工精度和设备运行稳定性。
具体步骤:
将激光对中仪的发射器和接收器分别安装在两个待对中的部件(如电机和泵)上,确保它们在同一轴线上。
启动激光对中仪,记录当前的偏移数据,包括垂直和水平方向的偏差。
根据测量结果,逐步调整滑动轴承座的位置,直至达到理想的对中状态。可以使用千分尺或其他精密工具辅助调整,确保每次移动量控制在微米级别。
完成初步调整后,重新测量并确认所有参数均在允许范围内,必要时进行微调,确保最终对中精度。
在某些应用中,温度变化会导致轴和轴承的热膨胀或收缩,影响对中效果。因此,在对中过程中应考虑到这一点,并采取相应的补偿措施。
对于关键设备或高精度要求的应用,建议在设备运行期间继续监测对中情况,确保其在动态条件下也能保持良好的对中状态。
结合使用其他辅助工具(如百分表、塞尺等),可以进一步提高对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请问离心泵机封静环频繁跳出,静环压盖上的防转销子脱出,与动环一起转动,导致密封面磨损加快,压缩量压到底后很快出现泄漏。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答:静环在运行过程中频繁跳出,说明其固定结构存在问题,无法有效保持静止状态。静环压盖上的防转销子脱出,导致静环失去定位,与动环一起旋转,进而加速密封面的磨损。即使将压缩量压到底,也无法阻止密封面快速磨损和泄漏,表明现有设计或安装存在缺陷。
可能是由防转销孔尺寸不合适、设备安装与维护不当、材料选择不合理等因素引起的。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适当增大销孔直径,确保销子有足够的嵌入深度。
2)严格按照标准操作,定期检查和维护关键部件。
3)采取减振措施和优化配管布局,减少外部应力对机封的影响。
4)选用更适合工况的密封面材料,并确保良好的润滑条件。
如图,这种小型卧式泵用双表对中时,泵端位置太短,导致表座无法安装。请问有没有好用的工装夹具来解决这个问题?
答1:可以使用两副磁力表架,其中一头采用刚性连接方式。通过联轴器螺栓的小孔进行固定,确保测量精度。这种方法简单易行,适用于大多数小型卧式泵。
图示参考:根据具体设备情况,参考相关图示进行安装,确保操作准确无误。
答2:市场上有专门设计用于小型卧式泵的对中表架,这些表架通常具有更紧凑的设计,能够适应较短的泵端位置。如果现有表架不合适,可以考虑购买尺寸更小的磁力表座或其他类型的对中表架。
答3: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考虑暂时移除联轴器中的膜片,并在泵端加装一段短接件。这不仅可以增加可用空间,还能便于表座的安装和调整。
这种方法适合短期使用或调试阶段,在正式运行前应恢复原状。
答4:对于中段采用凸缘联轴器加上弹性柱销套联轴器的泵,可以在泵侧联轴器处加装一个圆法兰铁板,中间连接一段圆管,形成临时支撑结构。
将表座架设在圆管上,确保其稳定性和测量准确性。然后通过盘车操作进行精确对中。
实操时,根据泵端尺寸切割一块合适大小的圆法兰铁板。在圆法兰铁板中心焊接一段适当长度的圆管,作为表座的支撑点。将圆法兰铁板牢固地连接到泵侧联轴器上,确保整个结构稳定。将对中表座固定在圆管上,并进行必要的调整,确保测量精度。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